question-icon 停止侵害的法律规定有哪些?

我遇到了别人侵害我权益的情况,对方一直不停止,给我造成了不少困扰。我想知道在法律上,关于停止侵害都有哪些规定,我该怎么利用这些规定让对方停止侵害我的行为呢?
展开 view-more
  • #停止侵害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停止侵害是一种常见的民事责任承担方式,它指的是当加害人正在实施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行为时,受害人有权要求其停止该侵害行为,以防止损害的进一步扩大。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对停止侵害有明确的规定。《民法典》第一百七十九条规定,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主要有:(一)停止侵害;(二)排除妨碍;(三)消除危险;(四)返还财产;(五)恢复原状;(六)修理、重作、更换;(七)继续履行;(八)赔偿损失;(九)支付违约金;(十)消除影响、恢复名誉;(十一)赔礼道歉。法律规定惩罚性赔偿的,依照其规定。本条规定的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可以单独适用,也可以合并适用。这就明确了停止侵害作为一种独立的民事责任承担方式的地位。 在侵权责任编中,也多处体现了停止侵害的适用。例如,当侵权行为危及他人人身、财产安全的,被侵权人有权请求侵权人承担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等侵权责任。以知识产权侵权为例,如果有人未经著作权人许可,擅自复制、发行其作品,著作权人就可以依据法律规定,要求侵权人立即停止复制、发行等侵害行为。 对于人身权利的侵害,同样可以适用停止侵害。比如,在名誉权侵权案件中,如果有人在网络上发布虚假信息诋毁他人名誉,受害人可以要求发布者停止传播该虚假信息。 在实践中,受害人要求加害人停止侵害,既可以通过协商的方式,直接要求加害人停止其侵害行为。如果协商不成,受害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法院判决加害人停止侵害。法院在审理此类案件时,会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判断,如果认定加害人确实存在侵害行为,会依法判决其停止侵害。 总之,停止侵害是法律赋予受害人保护自身合法权益的重要手段,当我们的权益受到侵害时,要善于运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己的权益。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