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协议离婚有怎样的法律风险?

我打算和另一半协议离婚,可又担心会有一些法律方面的风险。但我对法律不太懂,想知道协议离婚可能会遇到哪些法律风险,这些风险会对我产生什么影响,又该如何去避免呢?
展开 view-more
  • #协议离婚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协议离婚,指的是夫妻双方自愿达成离婚的意愿,并就子女抚养、财产分割、债务承担等问题协商一致,然后到婚姻登记机关办理离婚手续的离婚方式。不过,协议离婚过程中存在一些法律风险。 首先是财产分割方面的风险。在协议离婚时,夫妻双方需要对共同财产进行分割。若一方故意隐瞒、转移、变卖夫妻共同财产,另一方可能在离婚后才发现,从而导致自身财产权益受损。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九十二条规定,夫妻一方隐藏、转移、变卖、毁损、挥霍夫妻共同财产,或者伪造夫妻共同债务企图侵占另一方财产的,在离婚分割夫妻共同财产时,对该方可以少分或者不分。离婚后,另一方发现有上述行为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再次分割夫妻共同财产。所以,在签订离婚协议前,双方应全面、如实披露夫妻共同财产情况。 其次是子女抚养问题的风险。离婚协议中会对子女抚养权归属、抚养费支付等内容进行约定。若一方不按照协议支付抚养费,另一方需要通过法律途径来解决。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五条规定,离婚后,子女由一方直接抚养的,另一方应当负担部分或者全部抚养费。负担费用的多少和期限的长短,由双方协议;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决。前款规定的协议或者判决,不妨碍子女在必要时向父母任何一方提出超过协议或者判决原定数额的合理要求。另外,随着子女成长,可能会出现抚养权变更的情况。当直接抚养子女的一方出现不利于子女成长的情形时,另一方可以向法院起诉要求变更抚养权。 再者是债务承担的风险。对于夫妻共同债务的认定和承担,在协议离婚中也容易产生纠纷。如果夫妻双方在离婚协议中对债务承担的约定不明确,或者一方以不知情为由拒绝承担债务,可能会引发债权人的追讨和法律诉讼。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九条规定,离婚时,夫妻共同债务应当共同偿还。共同财产不足清偿或者财产归各自所有的,由双方协议清偿;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决。 最后是离婚协议的效力问题。离婚协议需要符合法律规定才能具有法律效力。如果离婚协议存在欺诈、胁迫等情形,当事人可以在离婚后一年内请求人民法院撤销该协议。根据相关法律规定,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的合同,受损害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变更或者撤销。因此,在签订离婚协议时,双方应当确保协议是真实、自愿、合法的。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