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生效有哪些法律规定?
我和别人签了一份合同,但是不太确定这份合同是否生效。我想了解一下,在法律上合同生效有哪些具体规定呢?合同里该有什么内容才会生效,有没有什么情况会让合同不生效,希望能得到专业解答。
展开


合同生效是指已经成立的合同在当事人之间产生了一定的法律拘束力,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法律效力。下面为您详细介绍合同生效的相关法律规定。 首先,合同生效需具备一定的条件。《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条规定,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意思表示真实;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对于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简单来说就是签订合同的人要能够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比如,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独立实施民事法律行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实施的其他民事法律行为经法定代理人同意或者追认后有效;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意思表示真实,是指当事人在订立合同的过程中,其表示出来的意思与其内心的真实意愿是一致的。如果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的合同,受损害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变更或者撤销。 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这要求合同的内容不能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也不能违背社会公共秩序和善良风俗。例如,买卖毒品的合同就是因为违反法律的强制性规定而无效。 其次,合同生效的时间也有规定。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时生效,但是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例如,当事人可以约定附生效条件的合同,自条件成就时生效;附生效期限的合同,自期限届至时生效。 此外,如果合同存在一些瑕疵,并不一定必然导致合同无效。比如,合同部分无效,不影响其他部分效力的,其他部分仍然有效。总之,了解合同生效的法律规定,有助于我们在签订合同时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