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员工与公司签订工程内部承包是否合法?


要判断公司员工跟公司签工程内部承包是否合法,需要从多个方面来分析。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工程内部承包的概念。工程内部承包,简单来说,就是公司把自己承接的工程,交给内部的员工去组织施工管理。这种承包方式是基于公司和员工之间的内部管理关系。 在法律层面,对于工程内部承包并没有明确禁止。不过,它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才能合法有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第二十六条规定,承包建筑工程的单位应当持有依法取得的资质证书,并在其资质等级许可的业务范围内承揽工程。禁止建筑施工企业超越本企业资质等级许可的业务范围或者以任何形式用其他建筑施工企业的名义承揽工程。禁止建筑施工企业以任何形式允许其他单位或者个人使用本企业的资质证书、营业执照,以本企业的名义承揽工程。如果公司员工与公司签订的工程内部承包协议,符合公司内部管理规定,员工有相应的管理能力和资质,并且整个承包过程在公司的有效监管之下,那么一般会被认为是合法的。 但是,如果名为内部承包,实际上是公司将工程转包给不具备相应资质的员工,或者员工以公司名义对外承接工程,公司却不进行实质管理,这种情况就可能被认定为违法转包或者挂靠。根据《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第七十八条规定,本条例所称违法分包,是指下列行为:(一)总承包单位将建设工程分包给不具备相应资质条件的单位的;(二)建设工程总承包合同中未有约定,又未经建设单位认可,承包单位将其承包的部分建设工程交由其他单位完成的;(三)施工总承包单位将建设工程主体结构的施工分包给其他单位的;(四)分包单位将其承包的建设工程再分包的。本条例所称转包,是指承包单位承包建设工程后,不履行合同约定的责任和义务,将其承包的全部建设工程转给他人或者将其承包的全部建设工程肢解以后以分包的名义分别转给其他单位承包的行为。如果被认定为违法转包或者挂靠,会面临一系列法律后果,比如承包合同可能被认定无效,公司和相关责任人可能会受到行政处罚等。 所以,公司员工与公司签订工程内部承包协议是否合法,关键要看是否符合法律规定和公司的管理要求。在签订协议之前,员工最好仔细审查协议条款,确保自身权益,同时避免陷入违法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