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投标阶段控制工程造价应采取什么措施?


在招投标阶段控制工程造价是一个复杂且重要的过程,涉及多方面的措施和法律规定。下面为你详细介绍一些应采取的措施。 首先,在招标环节,要保证招标文件的质量。招标文件是整个招标过程的基础文件,它详细规定了招标项目的各项要求和条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第十九条,招标人应当根据招标项目的特点和需要编制招标文件。在编制时,对工程范围、质量标准、工期要求、计价方式等内容要进行明确且详细的规定。这样可以避免在后续的投标和施工过程中出现因条款不清晰而导致的造价争议和增加。例如,清晰界定工程范围可以防止施工方以模糊条款为由,额外增加工程造价。 其次,对投标单位资格进行严格审查。这是确保工程造价合理的重要环节。通过对投标单位的资质、业绩、信誉等方面进行审查,可以筛选出具有相应能力和经验的企业参与投标。《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第二十六条规定,投标人应当具备承担招标项目的能力。只有具备良好实力和信誉的投标单位,才能更合理地报价,避免因投标单位能力不足而导致工程成本增加或工期延误等问题。比如,一些实力较弱的企业可能会为了中标而压低报价,但在实际施工中又可能因技术、管理等方面的问题,导致工程出现各种状况,最终增加工程造价。 再者,采用合理的评标方法。常见的评标方法有综合评估法和经评审的最低投标价法等。综合评估法是综合考虑投标报价、技术方案、企业信誉等多个因素进行评标;经评审的最低投标价法是在满足招标文件实质性要求的前提下,以经评审的最低投标价作为中标条件。在选择评标方法时,要根据项目的特点和实际情况进行合理选择。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实施条例》第五十三条规定,评标方法应当在招标文件中明确规定。合理的评标方法可以确保选择到性价比最高的投标方案,从而有效控制工程造价。例如,对于一些技术复杂、质量要求高的项目,采用综合评估法更能选出最适合的投标单位;而对于一些技术相对简单、标准化程度高的项目,经评审的最低投标价法可能更有利于控制造价。 最后,做好合同签订工作。合同是约束双方权利和义务的法律文件,在招投标阶段签订的合同条款对工程造价的控制起着关键作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百六十九条规定,当事人订立合同,可以采用书面形式、口头形式或者其他形式。在签订合同时,要明确合同价款的调整方式、支付方式、违约责任等条款。例如,明确合同价款的调整方式可以避免因市场价格波动等因素导致工程造价失控;明确支付方式可以保障施工单位的合法权益,同时也有利于建设单位对工程造价的管理;明确违约责任可以促使双方严格履行合同,减少因违约行为导致的造价增加。 总之,在招投标阶段控制工程造价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严格遵循相关法律法规,采取合理有效的措施,才能实现工程造价的有效控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