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历出现不符合法律法规的情况该采取怎样的措施?
我在涉及医疗相关事情时,发现拿到的病历似乎有些地方不符合法律规定,心里很不踏实。我想知道面对这种情况,具体该采取什么办法来维护自身权益,保障病历的合法性和准确性 ,希望能得到详细的解答。
展开


当病历出现不符合法律法规的情况时,可按以下步骤处理: 首先,要明确不符合法律法规的常见情形,比如病历不完整,存在伪造、篡改的情况,重要记载与事实不符,非书面形式保存病历等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九条就严禁涂改、伪造、隐匿、销毁或者抢夺病历资料。 然后,可以先与医疗机构沟通。患者或其家属有权向对应的医疗机构提出异议,要求对方更正病历中的错误之处或是提供合理解释。如果医疗机构愿意接受更正请求,双方可签订书面协议对更正内容加以确认。 若医疗机构拒绝更正,在有医疗纠纷等需要处理时,就要考虑鉴定环节。根据《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暂行办法》规定,禁止鉴定病历的真实性,患方主张病历不真实时鉴定机构将终止鉴定,医学会并不承担病历真实性的认定责任;依据《司法鉴定程序通则》,委托人应当对鉴定材料的真实性、合法性负责,司法鉴定机构对于鉴定材料不真实的鉴定委托不予受理。若因此鉴定机构不受理,可到上级鉴定机构申请鉴定。原告对鉴定结论不服,还可以申请重新鉴定。 最后,还可以通过法律途径解决。根据民事诉讼法规定,人民法院应当按照法定程序,全面地、客观地审查核实证据,证据的真实性认定属于法院对证据属性认证的法定职责。如果当事人不知道如何处理,最好委托专业律师。 相关概念: 谁主张,谁举证:就是在打官司时,提出主张的一方要拿出证据来证明自己的说法。比如原告说被告有侵权行为,那原告就要拿出证据。 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是对医疗事故进行专业评估的一种方式,判断医疗机构在医疗过程中是否存在过错等情况。 司法鉴定:在诉讼活动中,鉴定人运用科学技术或者专门知识对诉讼涉及的专门性问题进行鉴别和判断并提供鉴定意见的活动。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