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纠纷二审是否可以调解?
我遇到了医疗纠纷,一审判决我不太满意,就提起了二审。现在二审过程中,对方提出想调解。我不太清楚在二审阶段还能不能进行调解,也不知道调解合不合适,想了解一下法律上对于医疗纠纷二审调解是怎么规定的。
展开


在医疗纠纷二审中,是可以进行调解的。下面从法律规定、调解的优势和程序等方面为您详细解释。 从法律规定来看,《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八十四条规定,第二审人民法院审理上诉案件,可以进行调解。调解达成协议,应当制作调解书,由审判人员、书记员署名,加盖人民法院印章。调解书送达后,原审人民法院的判决即视为撤销。这就明确赋予了二审法院在审理案件时进行调解的权力,医疗纠纷作为民事纠纷的一种,自然也适用于此规定。也就是说,在医疗纠纷二审过程中,法院可以根据当事人自愿的原则,在事实清楚的基础上,分清是非,进行调解。 调解具有多方面的优势。对于当事人来说,调解可以节省时间和精力,避免漫长的诉讼过程。而且调解的结果往往是双方都能接受的,有助于化解双方的矛盾,减少后续可能产生的纠纷。同时,调解也有利于维护医患关系,避免双方关系进一步恶化。对于法院来说,调解可以提高诉讼效率,减轻司法负担。 关于调解的程序,在二审中,无论是法院主动提出调解,还是当事人自行申请调解,只要双方当事人都同意调解,法院就可以组织调解。在调解过程中,法院会引导双方进行协商,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如果双方达成调解协议,法院会制作调解书。调解书生效后,就具有与判决书同等的法律效力,双方都需要按照调解书的内容履行各自的义务。如果一方不履行,另一方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综上所述,医疗纠纷二审是可以调解的,并且调解在很多情况下是一种比较好的解决纠纷的方式。但具体是否选择调解,还需要根据您的实际情况和诉求来决定。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