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纠纷是否需要鉴定?
我遇到了医疗纠纷,不知道是不是必须要进行鉴定。我不太清楚鉴定在医疗纠纷里起什么作用,不鉴定能不能解决问题,也担心鉴定会花费时间和金钱。所以想问问,医疗纠纷到底需不需要鉴定啊?
展开


在医疗纠纷中,鉴定并非是绝对必要的,但在很多情况下它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 医疗纠纷鉴定,通俗来讲,就是由专业的机构和人员对医疗过程中是否存在过错、过错与患者损害后果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以及原因力大小等进行判断和评估。它能为解决纠纷提供科学、专业的依据。 从法律依据来看,根据《医疗纠纷预防和处理条例》第三十四条规定,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医疗纠纷,需要进行医疗损害鉴定以明确责任的,由医患双方共同委托医学会或者司法鉴定机构进行鉴定,也可以经医患双方同意,由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委托鉴定。这说明在医疗纠纷调解过程中,如果需要明确责任,鉴定是一个重要的手段。 在实际的医疗纠纷处理中,如果医患双方对医疗行为是否存在过错、损害后果的严重程度以及赔偿数额等问题能够达成一致意见,那么不进行鉴定也可以解决纠纷,双方可以通过协商、调解等方式处理。例如,一些轻微的医疗纠纷,医院承认存在一定失误并愿意给予合理赔偿,患者也接受这种解决方案,此时就不需要鉴定。 然而,当医患双方对上述问题存在较大分歧时,鉴定往往是必要的。比如,患者认为医院的治疗存在重大过错导致自己身体严重受损,而医院则坚称治疗符合规范。这种情况下,通过专业的医疗纠纷鉴定,可以得出客观、公正的结论,为后续的协商、调解或者诉讼提供有力的证据支持。在诉讼过程中,法院也会依据鉴定结果来认定事实、划分责任。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