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纠纷协商方法有哪些?
我遇到了医疗纠纷,不想把事情闹大,想和医院协商解决,但又不知道该怎么协商。我想了解一下,在医疗纠纷中,有哪些可行的协商方法,能让双方都比较满意地解决问题。
展开


医疗纠纷协商是指在医疗纠纷发生后,医患双方就争议问题进行沟通、谈判,以达成一致解决方案的过程。以下为您详细介绍相关协商方法及法律依据。 首先,协商的前提是遵循一定的原则。依据《医疗纠纷预防和处理条例》第三条规定,处理医疗纠纷,应当遵循公平、公正、及时的原则,实事求是,依法处理。这意味着双方在协商过程中都要以客观事实为基础,不能隐瞒或歪曲真相,要站在公平公正的立场上进行沟通。 其次,协商的过程中,双方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患者一方要收集好相关的病历、检查报告、费用清单等资料,这些资料是证明医疗过程和自身权益的重要依据。医院一方则要对患者的诊疗情况进行全面梳理,明确自身在医疗过程中的责任和义务。 再者,在协商时,双方要保持冷静和理性,避免情绪化的表达。可以先由双方各自陈述事实和观点,然后共同分析医疗纠纷产生的原因和责任。如果双方对某些事实存在争议,可以共同委托专业的鉴定机构进行鉴定,以明确责任。 另外,协商的内容要具体明确。包括赔偿的金额、支付方式、时间,以及后续的治疗方案等。协商达成一致后,要签订书面协议,协议内容要符合法律规定,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依据《医疗纠纷预防和处理条例》第四十三条规定,协商解决医疗纠纷应当签订协议书。协议书应当载明双方当事人的基本信息和医疗纠纷的原因、双方当事人共同认定的事实以及协商确定的解决方案等内容。 最后,如果在协商过程中遇到困难,双方可以邀请第三方介入调解,如人民调解委员会等。第三方调解可以更客观地协调双方的利益,促进协商的顺利进行。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