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纠纷协商程序有哪些?
我遇到了医疗纠纷,不想把事情闹大,想和医院协商解决。但我不知道具体该怎么走协商程序,从哪里开始,中间要做些什么,有哪些步骤和注意事项,希望了解一下相关的流程。
展开


医疗纠纷协商程序,是指在医疗纠纷发生后,医患双方就争议问题进行沟通、协商,以达成一致解决方案的过程。以下为您详细介绍医疗纠纷协商的具体程序。 首先是启动协商。当患者或其家属认为医疗机构在医疗过程中存在问题,导致了不良后果时,可以主动与医疗机构联系,提出协商解决纠纷的意愿。医疗机构在接到患者方的协商请求后,也应当积极响应,安排专门的人员负责与患者方进行沟通。依据《医疗纠纷预防和处理条例》第三十条规定,医患双方选择协商解决医疗纠纷的,应当在专门场所协商,不得影响正常医疗秩序。 然后是资料准备。医患双方都需要准备好与纠纷相关的资料。患者方要收集好病历、检查报告、费用清单等,以便准确说明医疗过程和自身的诉求。医疗机构则需要提供完整的医疗记录、诊疗方案等资料,用以证明其医疗行为的合理性和合规性。 接着是进行协商谈判。医患双方在专门的协商场所进行面对面的沟通。双方要坦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诉求,医疗机构要对患者提出的疑问进行解答,说明医疗行为的依据和过程。患者方要明确自己期望的解决方案。在协商过程中,双方应当保持冷静、理性,避免情绪化的表达。 之后是达成协议。如果双方经过协商,就纠纷的解决方案达成了一致意见,应当签订书面的和解协议。和解协议要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包括赔偿金额、支付方式、后续处理等内容。依据《医疗纠纷预防和处理条例》第四十三条规定,协商解决医疗纠纷应当坚持自愿、合法、平等的原则,尊重当事人的权利,尊重客观事实。 最后是履行协议。协议签订后,双方都应当按照协议的约定履行各自的义务。医疗机构要按照协议支付赔偿款等,患者方要遵守协议的其他约定。如果一方不履行协议,另一方可以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己的权益。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