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踪立案标准有哪些相关规定?
我家里有个人不见了,现在特别着急。不知道在什么情况下警方才会对失踪情况立案,想了解一下失踪立案标准的具体规定,这样心里也能有个底,看看现在能不能去报警立案。
展开


失踪立案标准在不同情形下有不同的规定。 一般情况下,成年人失踪超过24小时,家属或利害关系人可以报警,但这并不意味着立即立案。根据《公安机关查找疑似被侵害失踪人员信息工作规定(试行)》,公安机关接到疑似被侵害失踪人员的报案后,应当登记受理,开展查找工作。这里的疑似被侵害失踪人员,是指具有可能被侵害情形的失踪人员。 对于儿童失踪或者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妇女失踪报案的,公安机关应当立即以刑事案件立案,迅速开展侦查工作。这是因为儿童和特定年龄段妇女属于弱势群体,容易受到侵害,为了保障他们的人身安全,法律规定了更快速的立案机制。比如,《关于依法惩治拐卖妇女儿童犯罪的意见》就明确要求,接到儿童失踪或者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妇女失踪报案的,公安机关应当立即立为刑事案件,迅速开展侦查工作。 此外,如果失踪人员有证据表明可能受到了犯罪行为侵害,或者有其他紧急情况的,公安机关也会及时立案。总之,失踪立案标准会综合考虑失踪人员的年龄、失踪情形等多种因素,以确保能够及时有效地处理失踪案件,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