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人出庭作证必须到庭吗?
我有个亲戚家孩子,是一起案件的证人。现在法院通知他出庭作证,但孩子还小,我们担心出庭会对他有不好的影响。想问问,未成年人出庭作证是不是必须要到庭啊?
展开


在法律上,未成年人出庭作证并非必须到庭。下面为您详细解释相关情况。 首先,关于证人作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七十五条规定,凡是知道案件情况的单位和个人,都有义务出庭作证。不能正确表达意思的人,不能作证。这里并没有明确区分成年人和未成年人,但未成年人属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其作证能力需要根据年龄、智力状况或者精神健康状况来判断。 对于未成年人出庭作证是否必须到庭,法律是有特殊考虑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六十七条指出,不能正确表达意思的人,不能作为证人。待证事实与其年龄、智力状况或者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作为证人。这意味着,如果未成年人能够正确表达其所知悉的案件情况,是可以作为证人的,但并不意味着必须要到庭作证。 在司法实践中,考虑到未成年人的身心发展尚未成熟,出庭作证可能会对其心理造成一定的压力和影响。所以,法院在决定是否要求未成年人出庭时会综合多方面因素。例如,如果通过其他方式,如书面证言、视听传输技术等能够让法庭了解案件事实,法院可能不会强制要求未成年人到庭。而且,即使未成年人出庭作证,法庭也会采取一些特殊的保护措施,以减轻其心理负担,比如在作证环境的布置、询问方式等方面进行适当安排。 综上所述,未成年人出庭作证不是必须到庭的。法院会根据具体案件情况,权衡未成年人的权益保护和查明案件事实的需要,来决定是否要求未成年人到庭作证。同时,也会通过合理的方式来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和案件审理的顺利进行。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