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保缴纳政策是怎样的?


国家社保缴纳政策是为了保障公民在年老、疾病、工伤、失业、生育等情况下依法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而制定的一系列规定。 首先,从社保的种类来看,我国的社会保险主要包括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和生育保险,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五险”。 在缴纳主体方面,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规定,职工应当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和生育保险,由用人单位和职工共同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基本医疗保险费和失业保险费;而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则由用人单位缴纳,职工无需缴纳。无雇工的个体工商户、未在用人单位参加基本养老保险、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非全日制从业人员以及其他灵活就业人员可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和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由个人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和基本医疗保险费。 关于缴纳比例,不同地区、不同险种的缴纳比例可能会有所差异。一般来说,养老保险单位缴纳比例在16% - 20%左右,个人缴纳比例为8%;医疗保险单位缴纳比例在6% - 10%左右,个人缴纳比例为2%左右;失业保险单位缴纳比例在0.5% - 2%左右,个人缴纳比例在0.2% - 1%左右;工伤保险根据行业风险程度不同,缴纳比例在0.2% - 1.9%左右;生育保险缴纳比例一般不超过1%。 缴纳基数通常是根据职工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资来确定。如果职工工资收入高于当地上年度职工平均工资300%的,以当地上年度职工平均工资的300%为缴费基数;如果职工工资收入低于当地上一年度职工平均工资60%的,以当地上一年度职工平均工资的60%为缴费基数;工资在60% - 300%之间的,按实际工资申报。 用人单位如果不按照规定为职工缴纳社保,将面临一系列法律后果。根据《社会保险法》规定,用人单位未按时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的,由社会保险费征收机构责令限期缴纳或者补足,并自欠缴之日起,按日加收万分之五的滞纳金;逾期仍不缴纳的,由有关行政部门处欠缴数额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罚款。同时,职工有权要求用人单位补缴社保,若因此给职工造成损失的,用人单位还需承担赔偿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