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对正当防卫有哪些新认定?
我和别人起了冲突,对方先动手打我,我还手把他打伤了。我觉得自己是正当防卫,但有人说我这不算。我想了解下现在法律对正当防卫是怎么新认定的,我这种情况到底算不算正当防卫呢?
展开


正当防卫是指当我们面临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时,采取的用以制止该不法侵害的行为,如果给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属于正当防卫,不用承担刑事责任。 2020年8月,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联合发布了《关于依法适用正当防卫制度的指导意见》,对正当防卫的认定作出了进一步的明确和细化。 在时间条件上,强调不法侵害必须是正在进行。比如,小偷已经偷完东西跑远了,这时候再去攻击小偷,就很难认定为正当防卫。但对于一些持续的不法侵害,即使中间有短暂中断,只要综合判断不法侵害仍在进行,也可以进行正当防卫。 在防卫意图方面,要求防卫人必须是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实施防卫行为。如果是故意挑衅对方攻击自己,然后再以正当防卫为借口伤害对方,这种情况就不属于正当防卫。 对于防卫行为与防卫限度,《指导意见》提出要立足防卫人在防卫时所处情境,结合社会公众的一般认知作出判断。不能简单地用事后的、理性的标准去苛求防卫人。如果防卫行为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这里的“明显超过必要限度”和“造成重大损害”是并列条件,缺一不可。例如,面对他人的轻微推搡,用刀将对方砍成重伤,这就很可能被认定为防卫过当。 总之,法律对正当防卫的新认定更加注重保护防卫人的合法权益,同时也兼顾了对不法侵害人合法权益的合理保护,在具体案件中需要综合多方面因素进行判断。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