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签劳动合同会影响仲裁申请吗?


在劳动纠纷中,没签劳动合同一般不会影响仲裁申请。下面为您详细分析。 首先,明确劳动仲裁的目的和范围。劳动仲裁是解决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劳动争议的一种法定途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的下列劳动争议,适用本法:(一)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二)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三)因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发生的争议;(四)因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以及劳动保护发生的争议;(五)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等发生的争议;(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劳动争议。这表明,没签劳动合同引发的纠纷在劳动仲裁的受理范围内。 其次,关于劳动关系的认定。即便没有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劳动关系也是可以通过其他证据来证明的。根据《关于确立劳动关系有关事项的通知》(劳社部发〔2005〕12号),用人单位未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认定双方存在劳动关系时可参照下列凭证:(一)工资支付凭证或记录(职工工资发放花名册)、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的记录;(二)用人单位向劳动者发放的“工作证”、“服务证”等能够证明身份的证件;(三)劳动者填写的用人单位招工招聘“登记表”、“报名表”等招用记录;(四)考勤记录;(五)其他劳动者的证言等。其中,(一)、(三)、(四)项的有关凭证由用人单位负举证责任。也就是说,劳动者可以通过这些证据来证明与用人单位存在事实劳动关系。 最后,没签劳动合同的法律后果。《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不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自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之日起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这意味着,劳动者不仅可以申请仲裁,还有可能获得相应的赔偿。 综上所述,没签劳动合同并不影响劳动者申请仲裁,相反,劳动者还可以依据相关法律规定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