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法定违约金?
我在签合同的时候,听说有法定违约金这个说法。我不太明白这到底是啥,它在合同里是怎么规定的,在什么情况下会用到法定违约金呢?希望能有人给我详细解释一下。
展开


法定违约金是指由法律直接规定了数额或者固定比率的违约金。通俗来讲,就是在一些特定的合同关系中,法律已经明确规定好了,如果一方违约,需要支付给对方一定数额的金钱或者按照一定比率计算的金额作为赔偿。 法定违约金的存在,主要是为了维护市场交易的稳定和公平,避免当事人随意违约。当一方违反合同约定时,另一方可以依据法律规定直接要求违约方支付法定违约金,而不需要双方再去协商违约金的数额。 在我国,许多法律法规中都涉及到了法定违约金的规定。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八十五条规定,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违约时应当根据违约情况向对方支付一定数额的违约金,也可以约定因违约产生的损失赔偿额的计算方法。虽然这里说的是当事人可以约定,但在一些特定情况下,法律也会直接规定违约金的标准。 以买卖合同为例,如果法律规定在某种情况下,卖方延迟交货需要按照货款的一定比例支付违约金,那么这个比例就是法定违约金的标准。当卖方出现延迟交货的违约行为时,买方就可以按照这个法定标准要求卖方支付违约金。 法定违约金的特点在于其具有强制性和确定性。强制性是指只要符合法律规定的违约情形,违约方就必须按照法定标准支付违约金,不能以任何理由拒绝。确定性则是指违约金的数额或者比率是由法律明确规定的,双方当事人不需要再进行协商,避免了在违约金数额上的争议。 不过,法定违约金并不是适用于所有的合同。在很多情况下,当事人还是会根据合同的具体情况自行约定违约金的数额和计算方法。当当事人有约定时,一般优先适用当事人的约定,但如果约定的违约金过高或过低,当事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适当调整。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