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普通住宅的认定标准是什么?
我想买套房子,听说有普通住宅和非普通住宅之分,不太清楚非普通住宅是怎么认定的。我就想知道认定非普通住宅有没有什么明确的标准,这些标准具体是什么内容,对我买房会不会有影响,所以来问问。
展开


非普通住宅是指建筑面积较大、价格较高等不符合普通住宅标准的住宅。下面为您详细介绍其认定标准及相关法律依据。 首先,根据《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建设部等部门关于做好稳定住房价格工作意见的通知》等相关规定,一般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认定标准。一是住宅小区建筑容积率在1.0以下(不含1.0)。建筑容积率是指一个小区的地上总建筑面积与净用地面积的比率。简单来说,如果小区房子建得很密,这个比率比较低,就可能属于非普通住宅。例如一些独栋别墅小区,由于房屋数量相对土地面积较少,容积率可能就低于1.0。 二是单套建筑面积在144平方米以上(含144平方米)。也就是房子的面积比较大,超过了规定的标准。比如有些大平层住宅,面积达到150平方米甚至更大,就符合这一条件。 三是实际成交价格高于同级别土地上住房平均交易价格1.2倍以上。这是考虑到价格因素,如果房子的售价明显高于周边同类型住房的平均价格,也会被认定为非普通住宅。比如某个区域普通住宅平均成交价是每平方米1万元,而某套房子成交价达到每平方米1.3万元,就可能属于非普通住宅。 了解非普通住宅的认定标准很重要,因为在房产交易中,非普通住宅和普通住宅在税费等方面存在差异。例如,非普通住宅在二手房交易时,可能需要缴纳更高的契税、增值税等税费。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