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网上借钱签了合同会有什么事?


在网上借钱并签订合同后,会产生一系列的法律关系和相应后果。下面从几个方面来详细解释。 首先,从合同效力方面来说,如果这份借款合同是在双方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基础上签订的,并且内容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那么这个合同就是有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百六十九条规定,当事人订立合同,可以采用书面形式、口头形式或者其他形式。书面形式是合同书、信件、电报、电传、传真等可以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的形式。以电子数据交换、电子邮件等方式能够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并可以随时调取查用的数据电文,视为书面形式。也就是说,网上签订的合同通常属于电子合同,是被法律认可的合同形式。 一旦合同有效,借贷双方就需要按照合同约定履行各自的义务。对于借款人而言,最主要的义务就是按照合同约定的时间和方式偿还借款本金和利息。《民法典》第六百七十五条规定,借款人应当按照约定的期限返还借款。对借款期限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依据本法第五百一十条的规定仍不能确定的,借款人可以随时返还;贷款人可以催告借款人在合理期限内返还。第六百七十四条规定,借款人应当按照约定的期限支付利息。对支付利息的期限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依据本法第五百一十条的规定仍不能确定,借款期间不满一年的,应当在返还借款时一并支付;借款期间一年以上的,应当在每届满一年时支付,剩余期间不满一年的,应当在返还借款时一并支付。 如果借款人未按照合同约定履行还款义务,就构成违约。根据《民法典》第五百七十七条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在借款合同中,贷款人可能会通过多种方式追究借款人的违约责任,比如要求借款人支付逾期利息、违约金等。此外,贷款人还可能会将借款人的违约信息上报征信机构,这会对借款人的个人信用记录产生负面影响,进而影响借款人今后在金融机构的贷款、信用卡申请等业务。 同时,在网上借款也存在一些风险。比如有些不正规的网贷平台可能会设置不合理的高额利息、手续费等费用。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出借人请求借款人按照合同约定利率支付利息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但是双方约定的利率超过合同成立时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四倍的除外。如果遇到这种情况,借款人可以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总之,在网上借钱签了合同后,借款人要清楚自己的权利和义务,严格按照合同约定履行还款责任,同时也要警惕可能存在的风险,保护好自己的合法权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