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该说支付违约金还是承担违约金?


在法律语境中,‘支付违约金’和‘承担违约金’虽然表述有所不同,但本质上都围绕着违约金这一概念展开。下面为你详细解释两者的含义和区别。 违约金是指按照当事人的约定或者法律直接规定,一方当事人违约时,应向另一方支付的金钱。它具有担保债务履行的功效,又具有惩罚违约人和补偿无过错一方当事人所受损失的效果。 ‘支付违约金’更侧重于实际的金钱给付行为。当一方违约,根据合同约定或者法律规定,违约方需要拿出具体的金钱给到守约方,这个拿出金钱的动作就可以用‘支付违约金’来描述。从法律角度看,这是违约方履行违约责任的一种具体表现形式。比如,甲和乙签订了一份买卖合同,合同约定如果甲延迟交货,需要向乙支付1万元违约金。当甲真的延迟交货时,甲拿出1万元给乙的这个行为就是‘支付违约金’。 ‘承担违约金’则是一个更宽泛的概念,它不仅包括了实际支付金钱的行为,还涵盖了因违约而产生的一系列与违约金相关的责任。承担违约金意味着违约方承认自己的违约事实,并愿意按照合同约定或者法律规定来处理违约金事宜。这可能包括对违约金金额的确认、与守约方协商支付方式和时间等。例如,在上述例子中,甲承认自己延迟交货构成违约,愿意按照合同约定来处理违约金问题,这就是在‘承担违约金’,而具体支付金钱的动作则是承担违约金的一个具体环节。 在法律条文中,《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七十七条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第五百八十五条规定:“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违约时应当根据违约情况向对方支付一定数额的违约金,也可以约定因违约产生的损失赔偿额的计算方法。”这些条文明确了违约方需要承担违约责任,其中就可能涉及到违约金的问题。 在合同签订中,‘支付违约金’和‘承担违约金’都可以使用,它们不会因为用词不同而产生本质上的法律后果差异。不过,‘支付违约金’表述更为具体明确,强调了金钱给付的动作;‘承担违约金’则更具概括性,涵盖了整个处理违约金事宜的过程。你可以根据合同的具体内容和表达习惯来选择合适的用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