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婚前协议签订有哪些注意事项?


婚前协议是指将要结婚的男女双方为结婚而签订的、于婚后生效的具有法定约束力的书面协议。其主要目的是对双方各自的财产和债务范围以及权利归属等问题实现作出约定,以免将来离婚或一方死亡时产生争议。下面为您详细介绍2024年婚前协议签订的注意事项。 首先,协议双方主体资格要合法。签订婚前协议的双方必须是即将结婚的男女双方,并且双方都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条规定,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所以,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签订的婚前协议是无效的。 其次,协议内容要合法合规。婚前协议的内容不能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能损害国家、集体和他人的合法权益,也不能违背公序良俗。比如,协议不能约定限制一方基本人身权利的内容,像限制一方的婚姻自由、人身自由等。《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三条规定,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违背公序良俗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另外,协议内容应是双方真实意思的表示,不存在欺诈、胁迫等情形。如果一方是在被欺诈、胁迫的情况下签订的协议,受欺诈、胁迫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依据是《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八条和第一百五十条的规定。 再者,关于协议的形式。婚前协议应当采用书面形式。虽然口头协议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被认定有效,但婚前协议涉及到重大的财产利益和人身关系,为了避免日后发生争议时难以举证,最好采用书面形式。书面协议可以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减少纠纷的发生。 然后,协议条款要具体明确。婚前协议应明确约定双方的财产范围、财产归属、债务承担等内容。例如,对于房产、车辆等重要财产,要写明具体的产权归属、使用方式等。对于债务,要明确哪些是婚前个人债务,哪些是婚后共同债务,以及债务的承担方式。条款越具体明确,越能避免日后的纠纷。 最后,关于公证问题。婚前协议可以进行公证,但公证不是婚前协议生效的必要条件。公证可以增强协议的证明力,在发生纠纷时,经过公证的协议更容易被法院采信。当事人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决定是否对婚前协议进行公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