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企业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应对之策有哪些?


企业内部审计是企业内部一种独立、客观的监督和评价活动,它就像是企业的‘健康体检师’,通过审查和评价经营活动及内部控制的适当性、合法性和有效性,来促进企业目标的实现。 我国企业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独立性不足。内部审计部门往往受企业管理层的领导,在开展工作时可能会受到管理层意志的影响,无法完全独立地进行审计工作。这就好比裁判和运动员是同一方的人,很难保证评判的公正性。《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强调了内部审计的独立性,但在实际操作中,部分企业未能有效落实。 其次,审计范围狭窄。许多企业的内部审计主要集中在财务收支审计,对企业的战略决策、风险管理、内部控制等方面涉及较少。这样就只能发现表面的财务问题,而无法深入挖掘企业运营中的潜在风险。例如,对于企业投资项目的可行性分析、市场风险评估等,内部审计很少涉足。 再者,审计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内部审计工作需要具备专业知识和丰富经验的人员,但目前部分企业的内部审计人员专业知识不足,缺乏必要的审计技能和方法,难以胜任复杂的审计工作。 针对这些问题,可以采取以下应对之策。在增强独立性方面,企业可以建立独立的内部审计机构,直接向董事会或审计委员会负责,减少管理层的干预。这样能保证内部审计工作不受企业内部利益关系的干扰,更加客观公正地开展工作。 拓宽审计范围也十分重要。企业应将内部审计的范围从传统的财务审计扩展到企业运营的各个方面,包括战略管理、风险管理、内部控制等。通过全面审计,及时发现企业运营中的问题和风险,为企业的决策提供有力支持。 提高审计人员素质是关键。企业可以加强对内部审计人员的培训,定期组织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学习,鼓励审计人员考取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同时,引进高素质的审计人才,充实内部审计队伍,提高审计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总之,企业要重视内部审计工作,解决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通过有效的应对之策,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的作用,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