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企业破产案件审理中存在哪些问题,有何建议?

我是一家企业的负责人,企业经营不善面临破产。听说破产案件审理挺复杂的,我想了解下在这个过程中通常会存在哪些问题,以及针对这些问题有什么好的解决建议,好提前做好应对准备。
展开 view-more
  • #企业破产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在企业破产案件审理中,存在诸多值得关注的问题。下面就为大家详细介绍并给出相应的建议。 首先,在审理效率方面存在问题。企业破产案件涉及众多利益相关者,审理周期往往较长。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规定,破产程序包括破产申请受理、债权申报、债权人会议、重整、和解或者破产清算等多个环节。每个环节都需要严格按照法定程序进行,导致案件审理时间拉长。长时间的审理不仅增加了企业的成本,还可能使企业资产持续贬值,损害债权人的利益。例如,一些企业的设备随着时间推移不断老化,价值大幅降低。对于这一问题,建议法院优化内部流程,组建专门的破产审判团队,提高法官的专业素养和审判能力,加快案件的审理进度。 其次,信息不对称问题较为突出。在破产程序中,债权人、债务人以及其他利害关系人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债务人可能掌握着企业的真实财务状况和经营情况,但出于各种原因,可能不会完全、准确地披露信息。这就使得债权人难以全面了解企业的实际情况,影响其做出合理的决策。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债务人有义务如实向法院和债权人提供企业的财务资料等信息。为解决这一问题,应加强对债务人信息披露的监管,建立健全信息披露制度,明确债务人信息披露的范围、方式和责任。同时,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搭建信息共享平台,提高信息透明度。 再者,破产管理人的履职能力参差不齐。破产管理人在破产程序中起着关键作用,负责管理和处分破产财产、代表债务人参加诉讼等事务。然而,目前我国破产管理人队伍的专业水平和职业道德良莠不齐。部分破产管理人缺乏必要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导致在处理破产事务时效率低下、质量不高。《企业破产法》对破产管理人的资格和职责有明确规定。为提高破产管理人的履职能力,应加强对破产管理人的培训和考核,建立破产管理人的信用评价体系,对表现优秀的破产管理人给予奖励,对不称职的破产管理人进行惩戒甚至淘汰。 此外,在破产财产的处置方面也存在困难。破产财产的处置是实现债权人利益的关键环节,但实践中,由于市场环境、财产性质等因素的影响,破产财产的变现往往面临诸多困难。一些企业的土地、厂房等不动产可能存在产权纠纷,难以顺利转让;一些特殊的设备可能市场需求小,难以找到合适的买家。为解决这一问题,应完善破产财产的评估和拍卖机制,引入专业的评估机构和拍卖平台,提高破产财产的处置效率和价值。同时,探索多元化的财产处置方式,如债转股、资产证券化等。 最后,在府院联动机制方面有待加强。企业破产涉及职工安置、社会稳定、税收等诸多社会问题,需要政府和法院密切配合。但在实践中,府院联动机制还不够完善,存在协调不畅、职责不清等问题。政府和法院应建立常态化的沟通协调机制,明确各自的职责和分工,共同解决企业破产过程中遇到的难题。例如,政府可以在职工安置、税收优惠等方面给予支持,法院则专注于司法审判工作。 总之,企业破产案件审理中存在的问题是多方面的,需要从法律制度、司法实践、行政管理等多个层面采取措施加以解决,以提高破产案件的审理效率和质量,保护债权人、债务人以及其他利害关系人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经济秩序的稳定。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