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性服务业加计扣除是怎样规定的?
我从事生产性服务业,听说有加计扣除政策,但不太清楚具体是怎么回事。比如扣除比例是多少,符合什么条件才能享受这个政策,在申报扣除时又有哪些流程和注意事项呢?希望能得到详细解答。
展开


生产性服务业加计扣除是一项税收优惠政策,旨在减轻生产性服务业企业的税收负担,促进该行业的发展。下面为你详细介绍相关内容。 首先解释一下加计扣除的概念。加计扣除就是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在实际发生支出数额的基础上,再加成一定比例,作为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的扣除数额。例如,企业实际发生了100元的符合加计扣除条件的支出,若加计扣除比例为10%,那么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就可以按照110元来扣除。 根据《关于明确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减免增值税等政策的公告》规定,自2023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允许生产性服务业纳税人按照当期可抵扣进项税额加计5%抵减应纳税额。生产性服务业纳税人,是指提供邮政服务、电信服务、现代服务、生活服务取得的销售额占全部销售额的比重超过50%的纳税人。 要享受这项政策,企业需要满足一定条件。第一,企业必须是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小规模纳税人不适用加计抵减政策。第二,要符合上述销售额比重的要求。企业应准确核算相关销售额,并留存相关凭证以备税务机关查验。 在申报扣除时,企业需要在增值税纳税申报期内,通过电子税务局或前往办税服务厅,填写《增值税纳税申报表附列资料(四)》(税额抵减情况表),在“加计抵减情况”相关栏次填写本期发生额、本期调减额等信息,计算出本期可抵减额并进行抵减。同时,企业要对加计抵减的情况进行准确的会计核算,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若企业后续不再符合加计抵减条件,应停止享受该政策。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