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审理非诉执行行政案件有哪些规定?
我遇到了涉及非诉执行行政案件的情况,不太清楚这类案件在审理方面有啥规定。我想知道法院在审理的时候会遵循哪些规则,从立案到最终执行都有啥要求,所以想了解一下关于审理非诉执行行政案件的相关规定。
展开


非诉执行行政案件指的是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既不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又不履行行政机关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行政机关向人民法院提出执行申请,由人民法院采取强制执行措施,使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得以实现的制度。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的解释》第一百五十六条规定,没有强制执行权的行政机关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其行政行为,应当自被执行人的法定起诉期限届满之日起三个月内提出。逾期申请的,除有正当理由外,人民法院不予受理。这明确了行政机关申请执行的时间要求,督促行政机关及时行使权利,避免因拖延导致证据缺失或执行困难。 对于受理条件,根据该解释第一百五十五条,行政机关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应当提供强制执行申请书;行政决定书及作出决定的事实、理由和依据;当事人的意见及行政机关催告情况等材料。人民法院会对这些材料进行审查,只有符合条件的申请才会被受理。 在审查程序上,人民法院受理行政机关申请执行其行政行为的案件后,应当在七日内由行政审判庭对行政行为的合法性进行审查,并作出是否准予执行的裁定。如果需要采取强制执行措施的,由本院负责强制执行非诉行政行为的机构执行。这种分工有助于保障审查的专业性和执行的有效性。 此外,如果被申请执行的行政行为有明显缺乏事实根据、明显缺乏法律、法规依据等情形,人民法院应当裁定不准予执行。这体现了司法对行政行为的监督,防止违法或不合理的行政行为被强制执行,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