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对过期食品的商家进行罚款,具体是怎样规定的呢?
我在一家超市买到了过期食品,我知道可以要求商家赔偿,但听说相关部门也会对商家罚款。我想了解下,对于售卖过期食品的商家,罚款是怎么规定的,罚多少,依据是什么,我该怎么向相关部门反映呢?
展开


在我国,对于售卖过期食品的商家进行罚款是有明确法律规定的。 首先,从法律概念上来说,过期食品是指已经超过了食品标签上标注的保质期的食品。保质期是食品在正常条件下的质量保证期限,过了这个期限,食品的质量和安全性就可能无法得到保障。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一百二十四条规定,经营超过保质期的食品,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没收违法所得和违法生产经营的食品;违法生产经营的食品货值金额不足一万元的,并处五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货值金额一万元以上的,并处货值金额十倍以上二十倍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吊销许可证。 这里的货值金额就是指商家售卖这些过期食品所获得的收入。比如,商家售卖过期食品的收入是8000元,不足一万元,那么就会被处以五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如果货值金额达到了1.5万元,那么就会按照货值金额的十倍以上二十倍以下来罚款,也就是15万元以上30万元以下的罚款。 如果消费者发现商家售卖过期食品,可以向当地的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进行反映。可以通过拨打12315热线电话等方式进行投诉举报,相关部门在接到投诉后,会对商家进行调查,如果查证属实,就会按照上述法律规定对商家进行处罚。这样不仅能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也能促使商家更加重视食品安全问题。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