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诈骗案中间人在民事诉讼赔偿的范围是什么?


在诈骗案中,中间人是否需要承担民事赔偿责任以及赔偿范围需要依据具体情况进行判断。下面为你详细介绍相关法律概念和赔偿范围。 首先,要明白中间人在诈骗案中的角色和行为性质。中间人可能是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参与了诈骗活动,也可能是明知是诈骗行为还提供帮助。如果中间人对诈骗行为不知情,通常不需要承担赔偿责任。但如果中间人存在过错,比如应当知道是诈骗行为却没有尽到合理的审查义务,或者故意帮助诈骗分子实施诈骗,那么就可能需要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六十五条规定,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依照法律规定推定行为人有过错,其不能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在诈骗案中,如果中间人有过错,就可能要根据此条法律承担侵权赔偿责任。 赔偿范围通常包括直接损失和间接损失。直接损失是指因诈骗行为直接导致的财产减少,比如受害者被骗走的本金。例如,诈骗分子通过中间人介绍,骗取了受害者10万元,这10万元本金就是直接损失,中间人若有过错,可能需要对这部分损失承担赔偿责任。 间接损失是指因诈骗行为导致的可得利益的损失。不过,对于间接损失的赔偿,法律要求相对严格,需要损失是可以预见的、与诈骗行为有直接因果关系的。比如,受害者原本计划用被骗走的资金进行一项投资,预计可获得一定的收益,但因为资金被骗无法进行投资,这部分预计收益就是间接损失。但要获得间接损失的赔偿,受害者需要提供充分的证据证明损失的存在和与诈骗行为的关联性。 此外,在确定赔偿范围时,法院还会考虑中间人的过错程度。如果中间人只是轻微过错,可能承担部分赔偿责任;如果中间人是故意帮助诈骗分子,可能需要承担全部或大部分赔偿责任。总之,诈骗案中间人在民事诉讼中的赔偿范围要综合多方面因素来确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