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后自己买的车子自己卖掉,离婚时还会被追究吗?
我在结婚后用自己的钱买了辆车,最近和伴侣感情不和准备离婚,我就把车给卖了。现在有点担心,离婚的时候伴侣会不会追究我卖车这件事,不知道从法律上来说会不会有问题。
展开


在探讨婚后自己买的车子自己卖掉,离婚时是否会被追究这个问题时,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分析。 首先,我们要明确车辆的财产性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二条规定,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一般归夫妻共同所有。但有特殊情况除外。如果是婚后用夫妻共同财产购买的车子,即便登记在一方名下,通常也属于夫妻共同财产。这就好比夫妻一起开了个“财产账户”,里面的钱一起赚一起用,用这个账户里的钱买的车自然也是两人共有的。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一方未经另一方同意就擅自卖掉车子,可能会被认定为侵犯了另一方对共同财产的平等处理权。离婚时,另一方有权要求对卖车所得的款项进行分割。比如,车子卖了10万元,另一方可以要求分得其中的一部分。 然而,如果有证据证明车辆是用一方的个人财产购买的,那么该车辆就属于个人财产。个人财产是指像一方的婚前财产、因受到人身损害获得的赔偿或者补偿等。根据法律规定,夫妻一方对自己的个人财产有完全的处分权。也就是说,用个人财产买的车,自己想怎么处理就怎么处理,卖掉也不会在离婚时被追究。 所以,关键在于要证明购车资金的来源是个人财产还是夫妻共同财产。如果是共同财产,擅自处理可能会有法律后果;如果是个人财产,就可以自由处分。 为了避免在离婚时产生不必要的纠纷,建议在处理财产时保持沟通和透明。如果无法确定财产性质或者在财产分割上存在争议,可以寻求专业法律人士的帮助,通过法律途径解决问题。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