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假毒品会被判什么罪行以及怎么判?


在司法实践中,对于卖假毒品的行为,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判定罪行和量刑。下面为您详细分析。 如果行为人明知是假毒品而当作真毒品贩卖,这种行为通常以诈骗罪定罪处罚。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这里的数额较大、巨大、特别巨大,在不同地区有不同的标准,一般来说,数额较大是指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数额巨大是指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数额特别巨大是指数额五十万元以上。 而如果行为人不知道是假毒品而当作真毒品进行贩卖,这种情况应以贩卖毒品罪(未遂)来定罪处罚。贩卖毒品罪是指贩卖毒品的行为,只要是贩卖毒品,无论数量多少,都应当追究刑事责任,予以刑事处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四十七条规定,贩卖毒品,无论数量多少,都应当追究刑事责任,予以刑事处罚。贩卖鸦片一千克以上、海洛因或者甲基苯丙胺五十克以上或者其他毒品数量大的,处十五年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没收财产;贩卖鸦片二百克以上不满一千克、海洛因或者甲基苯丙胺十克以上不满五十克或者其他毒品数量较大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贩卖鸦片不满二百克、海洛因或者甲基苯丙胺不满十克或者其他少量毒品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总之,卖假毒品的行为在法律上有明确的规定和相应的量刑标准,切不可抱有侥幸心理从事此类违法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