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嫌诈骗不认罪会怎么判?
我被人指控涉嫌诈骗,但我确实没做过,我不认罪。现在很担心后续法院会怎么判我,想了解下在法律上,涉嫌诈骗却不认罪的情况下,通常会依据什么来判决,最终会怎么判呢?
展开


在法律上,涉嫌诈骗不认罪的判决并不会因犯罪嫌疑人不认罪而受到本质影响。法院判决的依据是事实和证据,而不是犯罪嫌疑人是否认罪。 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在司法实践中,即便犯罪嫌疑人不认罪,只要有充分、确凿的证据证明其实施了诈骗行为,法院依然可以根据这些证据来定罪量刑。证据包括物证、书证、证人证言、被害人陈述、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的供述和辩解、鉴定意见、勘验、检查、辨认、侦查实验等笔录、视听资料、电子数据等。 法院会综合考量各种证据,如果证据能够形成完整的证据链,证明犯罪嫌疑人实施了诈骗行为,达到了犯罪的构成要件,那么即使犯罪嫌疑人不认罪,法院也会依法作出有罪判决。并且,犯罪嫌疑人不认罪可能会被认为是没有悔罪表现,在量刑时可能不会得到从轻处罚的考虑。相反,如果犯罪嫌疑人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根据《刑法》第六十七条的规定,可以从轻处罚;因其如实供述自己罪行,避免特别严重后果发生的,可以减轻处罚。所以,无论犯罪嫌疑人是否认罪,法院都会依据事实和证据作出公正的判决。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