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规模附加税是否需要计提?


在探讨小规模附加税是否需要计提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什么是小规模附加税。小规模附加税是指在小规模纳税人缴纳增值税、消费税的基础上,按照一定比例额外征收的税费,常见的有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和地方教育附加。 从会计核算和税务处理的角度来看,小规模附加税通常是需要计提的。这是因为会计核算遵循权责发生制原则,权责发生制就是说,只要是本期已经实现的收入和已经发生或应当负担的费用,不论款项是否收付,都应作为本期的收入和费用处理。当小规模纳税人发生了增值税或消费税的纳税义务时,相应的附加税纳税义务其实也就同时产生了,所以要在当期进行计提。 《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第九条明确规定,企业应当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按照这个准则要求,小规模纳税人在计算出当期应缴纳的增值税、消费税之后,就需要按照适用的税率计算出应缴纳的附加税金额,并进行计提账务处理。 比如,小规模纳税人A企业在某一个月销售商品,按照规定计算出当月应缴纳增值税1000元。假设该企业所在地城市维护建设税税率为7%,教育费附加征收率为3%,地方教育附加征收率为2%。那么,当月应计提的城市维护建设税为1000×7% = 70元,教育费附加为1000×3% = 30元,地方教育附加为1000×2% = 20元。会计分录一般为:借:税金及附加 120 贷:应交税费——应交城市维护建设税 70 应交税费——应交教育费附加 30 应交税费——应交地方教育附加 20 。 进行计提操作有很多好处。一方面,它可以准确反映企业当期的费用和负债情况,让企业的财务报表更真实地体现企业的经营状况;另一方面,也便于企业准确核算成本和利润,为企业的经营决策提供可靠的财务信息。如果不计提附加税,会导致当期费用核算不准确,利润虚增,不符合会计核算的要求,也可能会影响企业的所得税计算和缴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