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规模纳税人购入原材料的入账价值是怎样规定的?
我是一家小规模纳税人企业的会计,在处理购入原材料入账价值的问题上犯难了。不知道入账价值具体包含哪些,是只算买价,还是要加上别的费用。想了解一下小规模纳税人购入原材料入账价值的相关规定,好正确记账。
展开


小规模纳税人购入原材料的入账价值是指在采购原材料过程中所发生的、应当计入原材料成本的全部支出。 对于小规模纳税人而言,由于其不能抵扣增值税进项税额,所以在购入原材料时,增值税要计入原材料的入账价值。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规定,存货的采购成本,包括购买价款、相关税费、运输费、装卸费、保险费以及其他可归属于存货采购成本的费用。这里的相关税费就涵盖了小规模纳税人支付的增值税。 举例来说,假如小规模纳税人企业购入一批原材料,取得的增值税普通发票上注明的价款为10000元,增值税税额为300元(假设征收率为3% ),同时还支付了运输费500元、装卸费200元。那么该批原材料的入账价值就是将这些费用全部相加,即10000 + 300+ 500 + 200 = 11000元。这是因为小规模纳税人不能像一般纳税人那样将增值税进项税额从销项税额中抵扣,所以增值税要计入原材料成本。 另外,其他可归属于存货采购成本的费用,比如在运输途中的合理损耗、入库前的挑选整理费用等,也都应计入原材料的入账价值。也就是说,只要是为了使原材料达到可使用状态所发生的合理、必要的支出,都要算进入账价值里。这样做的目的是准确反映企业存货的实际成本,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