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关事业单位调入人员社保基数是怎样规定的?
我刚从其他单位调入机关事业单位,对社保基数这方面不太懂。不知道调入后社保基数是怎么确定的,是和原来单位一样,还是有新的计算方法?想了解一下这方面的具体规定。
展开


机关事业单位调入人员的社保基数确定是有明确规定的。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社保基数的概念。社保基数,简单来说就是用来计算你应该缴纳多少社会保险费用的一个基础数值。它和你的工资收入是紧密相关的。 对于机关事业单位调入人员社保基数的确定,一般是按照该人员调入后发放的首月工资来核定。这里所说的首月工资包含了基本工资、津贴补贴等各项应发工资项目。以《关于规范社会保险缴费基数有关问题的通知》等相关规定为依据,社保缴费基数应根据职工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资收入来确定。对于新调入的人员,由于在本单位工作时间不足一年,就以首月工资作为其当年的缴费基数。 不过,这个基数也不是无限制的。社保部门会设定一个上下限标准。下限是当地上一年全口径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的一定比例(通常是60%),上限则是300%。如果调入人员首月工资低于下限,就按下限作为社保基数;若高于上限,就按上限作为社保基数。 举个例子,假如小张从其他单位调入某机关事业单位,首月工资为5000元,当地社保缴费基数下限是3000元,上限是20000元,那么小张的社保基数就是5000元。如果小张首月工资是2500元,低于下限3000元,那么他的社保基数就会按照3000元来确定。所以,机关事业单位调入人员社保基数的确定既和本人工资有关,也受当地社保政策规定的上下限约束。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