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假宣传行为的认定标准是什么?
我最近发现有商家的宣传感觉不太真实,但是又不确定是不是虚假宣传。我想了解下,在法律上虚假宣传行为是按照什么标准来认定的呢?我很担心自己被不实宣传误导消费,所以想弄清楚这个问题。
展开


虚假宣传行为,简单来说,就是经营者通过广告或者其他方法,对商品或者服务的相关信息进行不真实、夸大等与实际情况不符的宣传,以此来欺骗、误导消费者。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八条明确规定,经营者不得对其商品的性能、功能、质量、销售状况、用户评价、曾获荣誉等作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欺骗、误导消费者。经营者不得通过组织虚假交易等方式,帮助其他经营者进行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这是认定虚假宣传行为的重要法律依据。 从认定标准来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内容虚假,比如将普通的护肤品宣传成具有神奇的美白、祛斑等功效,但实际上并没有这些效果,这就是对商品功能进行了虚假描述。其次是引人误解,即使宣传内容可能在字面上是真实的,但在特定的语境或者方式下,会让消费者产生错误的理解。比如商家宣传“买一送一”,但实际上送的是价值极低的小赠品,这就容易误导消费者认为是赠送同等价值的商品。 另外,对于虚假宣传行为的认定,还会考虑宣传的手段和目的。如果商家是故意通过虚假宣传来提高自己的竞争力、增加销量,损害其他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利益,那么这种行为就很可能被认定为虚假宣传。而且,虚假宣传不仅仅局限于广告,像产品说明书、销售人员的介绍等方式进行的不实宣传,同样也可能构成虚假宣传行为。总之,判断是否属于虚假宣传行为,要综合多方面的因素来考量。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