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民警违规立案的标准是什么?
我想知道公安民警在立案过程中,怎样的行为算违规立案。最近我感觉当地民警立案的情况有点不对劲,但又不确定是不是违规了,所以想了解一下具体的违规立案标准是怎样的,好判断一下实际情况。
展开


公安民警违规立案是指公安机关及其民警在办理刑事案件过程中,违反法律和有关规定,对不应当立案而立案,或者对应当立案而不立案的行为。 首先,不应当立案而立案的情况。根据《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公安机关接受案件后,经审查,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且属于自己管辖的,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予以立案;认为没有犯罪事实,或者犯罪事实显著轻微不需要追究刑事责任,或者具有其他依法不追究刑事责任情形的,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不予立案。如果民警在没有足够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或者案件明显不符合立案条件时就立案,就属于违规立案。例如,仅因当事人之间的一些普通民事纠纷,没有涉及刑事犯罪,民警却以刑事案件立案。 其次,应当立案而不立案的情况。对于符合立案条件的案件,民警却故意不立案。《刑事诉讼法》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有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有权利也有义务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报案或者举报。公安机关对于报案、控告、举报和自首的材料,应当按照管辖范围,迅速进行审查,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时候,应当立案。如果民警对有证据证明存在犯罪事实且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案件,以各种理由推诿、拖延,不予立案,这也是违规行为。比如,被害人提供了明确的证据证明自己被诈骗,损失达到了立案标准,但民警却不受理、不立案。 此外,还有可能存在其他违规立案情形,如立案后不及时开展侦查工作,长期搁置案件;或者出于不正当目的,如为了完成立案指标等而违规立案等。这些行为都违反了相关的法律规定和工作要求,损害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破坏了司法的公正性和严肃性。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