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诉期限是从犯罪之日起计算吗,犯罪行为有连续情况又如何呢?
我不太清楚法律上关于追诉期限的计算规则。我知道有个追诉期限的概念,我想了解一下,这个追诉期限是从犯罪那天开始算吗?要是犯罪行为是连续的,这种情况追诉期限又该怎么算呢?
展开


追诉期限的计算在我国法律中有明确的规定。简单来说,追诉期限就是司法机关有权追究犯罪人刑事责任的有效期限。如果超过这个期限,一般就不能再追究犯罪人的刑事责任了。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八十九条规定,追诉期限从犯罪之日起计算;犯罪行为有连续或者继续状态的,从犯罪行为终了之日起计算。这里的“犯罪之日”,指的是犯罪行为完成或者停止之日。比如,在一个盗窃案件中,行为人完成盗窃财物的那一刻,就是犯罪之日,追诉期限就从这一天开始计算。 而对于犯罪行为有连续或者继续状态的情况,要从犯罪行为终了之日起计算追诉期限。“连续状态”通常是指犯罪人基于同一的或者概括的犯罪故意,连续实施数个独立的犯罪行为,触犯同一罪名的犯罪形态。例如,一个小偷在一段时间内多次入室盗窃,每次盗窃行为都独立构成犯罪,但因为是基于同一盗窃故意连续实施的,就属于连续犯。这种情况下,追诉期限从最后一次盗窃行为结束之日起计算。 “继续状态”也叫持续犯,是指犯罪行为从着手实行到由于某种原因终止以前一直处于持续状态的犯罪。比如非法拘禁罪,从行为人非法限制他人人身自由开始,到解除这种限制为止,犯罪行为一直处于持续状态,追诉期限就从解除对他人人身自由限制的那天开始计算。 法律这样规定,是为了更准确地打击犯罪,同时也考虑到了实际情况中犯罪行为的多样性。它既保证了在一定时间内对犯罪行为的追究,也避免了因时间过长证据难以收集等问题给司法工作带来的困难。所以,了解追诉期限的计算规则,对于准确认定犯罪和维护法律的公正具有重要意义。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