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最高法院关于禁止反言原则是怎样规定的?

我在一场法律纠纷里,对方之前承认了一个事实,现在又反悔不承认了。我听说有禁止反言原则,想了解最高法院对于这个原则是怎么规定的,这个原则能约束对方这种前后矛盾的行为吗?它在实际法律案件中是如何应用的呢?
展开 view-more
  • #禁止反言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禁止反言原则通俗来讲,就是一个人在做出某种表示或者行为后,就不能再做出与之相反的表示或行为,不然可能会损害到他人的利益,破坏法律关系的稳定。 在我国的法律体系里,虽然没有明确以“禁止反言原则”的字样出现在法条中,但在很多法律规定和司法实践中都体现了这一原则的精神。比如《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九十二条规定,一方当事人在法庭审理中,或者在起诉状、答辩状、代理词等书面材料中,对于己不利的事实明确表示承认的,另一方当事人无需举证证明。这其实就体现了禁止反言的意思,当事人对自己不利事实的承认,之后就不能随意反悔。 在司法实践中,最高法院也在很多案件里运用了禁止反言原则。如果当事人在诉讼过程中先做出了某种陈述或者行为,之后又进行相反的主张,法院通常会考虑禁止反言原则,不会轻易支持当事人这种前后矛盾的做法。因为这一原则有助于维护司法程序的公平和效率,避免当事人滥用诉讼权利,随意改变自己的陈述,导致司法资源的浪费和司法秩序的混乱。同时,它也能保护对方当事人的合理信赖利益,保障法律关系的稳定性。所以在实际的法律纠纷中,如果一方出现前后矛盾的行为,另一方可以依据相关法律规定和禁止反言的精神,要求法院对对方的行为进行约束。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