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最高院关于认罪认罚有哪些指导意见规定?

我在涉及一个案件时,听说了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我想了解最高院对于认罪认罚具体有哪些指导意见规定,这些规定会对我在案件中的处理产生什么影响,比如量刑上会怎么考量等,希望能有专业的解答。
展开 view-more
  • #认罪认罚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是我国刑事诉讼中的一项重要制度,旨在鼓励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自愿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承认指控的犯罪事实,并愿意接受处罚,从而简化诉讼程序,提高司法效率,同时体现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最高人民法院等部门出台了关于认罪认罚的指导意见规定。 首先,对于“认罪”,它是指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自愿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对指控的犯罪事实没有异议。承认指控的主要犯罪事实,仅对个别事实情节提出异议,或者虽然对行为性质提出辩解但表示接受司法机关认定意见的,不影响“认罪”的认定。依据《关于适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指导意见》,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犯数罪,仅如实供述其中一罪或部分罪名事实的,全案不作“认罪”的认定,不适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但对如实供述的部分,人民检察院可以提出从宽处罚的建议,人民法院可以从宽处罚。 其次,“认罚”是指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真诚悔罪,愿意接受处罚。“认罚”考察的重点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悔罪态度和悔罪表现,应当结合退赃退赔、赔偿损失、赔礼道歉等因素来考量。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虽然表示“认罚”,却暗中串供、干扰证人作证、毁灭、伪造证据或者隐匿、转移财产,有赔偿能力而不赔偿损失,则不能适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 在量刑方面,认罪认罚的案件,人民法院一般应当采纳人民检察院指控的罪名和量刑建议,但存在几种特殊情形除外,比如被告人的行为不构成犯罪或者不应当追究其刑事责任的;被告人违背意愿认罪认罚的;被告人否认指控的犯罪事实的;起诉指控的罪名与审理认定的罪名不一致的等。人民法院经审理认为量刑建议明显不当,或者被告人、辩护人对量刑建议提出异议的,人民检察院可以调整量刑建议。人民检察院不调整量刑建议或者调整量刑建议后仍然明显不当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作出判决。 这些规定既保障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合法权益,鼓励其主动认罪悔罪,又确保了司法公正和法律的正确实施。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