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法院关于借贷刑事司法解释是怎样的?
我最近涉及到一起借贷纠纷,听说可能会上升到刑事层面。我不太清楚最高法院对于借贷刑事方面有哪些司法解释,想了解一下具体内容,比如在什么情况下借贷会构成刑事犯罪,相关的量刑标准又是怎样的。
展开


最高法院关于借贷刑事司法解释主要体现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等一系列规定中。 首先来解释一下民间借贷和借贷刑事犯罪的概念。民间借贷就是指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之间进行资金融通的行为,这是比较常见的民事行为。而借贷刑事犯罪则是借贷行为触犯了刑法规定,构成了犯罪。 在借贷领域,比较常见的刑事犯罪类型有集资诈骗罪、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七十六条规定,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扰乱金融秩序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对于集资诈骗罪,《刑法》第一百九十二条规定,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诈骗方法非法集资,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最高法院的司法解释对这些犯罪的具体认定标准进行了细化。例如,对于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解释中明确了非法性、公开性、利诱性、社会性四个特征,只有同时具备这四个特征,才可能被认定为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对于集资诈骗罪,则强调了“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这一关键要素,在司法实践中,会通过考察行为人的行为表现、资金用途等多方面来综合判断是否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