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事故伤残鉴定标准是怎样的?
我前段时间遭遇了交通事故,身体受了伤,现在想做伤残鉴定来维护自己的权益,但不清楚具体的鉴定标准是什么。我想知道在交通事故里,评定伤残等级是依据哪些方面,比如伤势程度、功能影响等,希望能了解得详细些。
展开


交通事故伤残鉴定标准,是用来确定因交通事故导致的受伤人员伤残程度的准则。在我国,主要依据《人体损伤致残程度分级》来进行评定。这个标准把人体损伤致残程度划分为十个等级,从一级(最为严重)到十级(相对较轻)。 具体而言,伤残鉴定会从多个方面进行考量。首先是人体组织器官的缺损情况,比如肢体的缺失、脏器的切除等。其次是功能障碍,这涵盖了运动功能、感觉功能、生理功能等。例如,肢体骨折后关节活动受限,影响了正常的行走或拿取物品;颅脑损伤后导致记忆力下降、认知功能障碍等。再者,还要考虑对医疗、护理的依赖程度。如果伤者需要长期依赖他人护理或者持续进行医疗治疗,那么伤残等级可能会更高。 举例来说,如果是颅脑、脊髓及周围神经损伤,出现持续性植物生存状态的,可评定为一级伤残;而精神障碍或者轻度智能减退,日常生活有关的活动能力轻度受限的,则可能评定为十级伤残。对于同一部位和性质的损伤,不能采用《人体损伤致残程度分级》条文两条以上或者同一条文两次以上进行鉴定。总之,准确的伤残鉴定结果对于交通事故的赔偿等后续处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