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务处分的种类分为哪几种?
我在政府单位工作,最近听说了政务处分这个事,想弄清楚政务处分具体有哪几种类型,心里有个底,也能在工作中更注意避免出现会被处分的行为。不知道相关法律是怎么规定政务处分种类的。
展开


政务处分是监察机关对违法的公职人员给予的惩戒措施。下面为你详细介绍政务处分的种类。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第七条明确规定了政务处分的种类,一共有六种。第一种是警告,这是一种相对较轻的政务处分,它主要是对违法公职人员的一种警示,提醒其行为已经违反规定,需要及时改正。通常警告的期限为六个月。 第二种是记过,相较于警告,记过的程度要更重一些。当公职人员的违法行为较为严重时,就可能会受到记过处分。记过处分的期限是十二个月,在这期间,公职人员的职务晋升等方面可能会受到一定限制。 第三种是记大过,它的程度比记过更甚。记大过处分的期限为十八个月,受到记大过处分的公职人员,在职业发展上会面临更明显的阻碍。 第四种是降级,这意味着公职人员的职务级别会被降低。比如原本是正处级,可能会被降为副处级。这对公职人员的薪资待遇、工作权限等都会产生较大影响。降级处分体现了违法行为的严重性已经达到了需要降低职务层次来进行惩戒的程度。 第五种是撤职,撤职是指撤销公职人员所担任的职务。受到撤职处分的公职人员,不仅职务没了,而且在工资待遇等方面也会相应降低。撤职处分表明其违法情节较为严重,已经不适合继续担任现职。 第六种是开除,这是最为严厉的政务处分。一旦被开除,就意味着该公职人员将失去公职身份,彻底离开公职系统。开除处分适用于那些违法情节极其严重、已经严重损害了公职人员形象和公共利益的情况。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