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效遗嘱指的是哪几种?
我家里老人去世前留了份遗嘱,现在家里人对遗嘱效力有争议。我想知道在法律上,无效遗嘱一般是指哪几种情况呢?我好对照看看这份遗嘱是不是有效。
展开


无效遗嘱,简单来说就是不具有法律效力,不能按照遗嘱内容来分配遗产的遗嘱。以下为您介绍几种常见的无效遗嘱情形。 首先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所立的遗嘱无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四十三条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不能辨认或者不能完全辨认自己的行为,他们所立的遗嘱不能体现其真实意愿,所以法律规定这类遗嘱是无效的。比如患有严重老年痴呆症,已经无法正确表达自己意思的老人所立的遗嘱就是无效的。 其次,受欺诈、胁迫所立的遗嘱无效。当遗嘱人是在被欺骗或者被逼迫的情况下立下遗嘱时,该遗嘱不是遗嘱人的真实意思表示。同样依据《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四十三条,这种违背遗嘱人真实意愿的遗嘱不具有法律效力。例如,继承人以威胁的手段迫使遗嘱人按照自己的意愿立下遗嘱,这样的遗嘱就是无效的。 再者,伪造的遗嘱无效。伪造的遗嘱根本不是遗嘱人本人所立,完全违背了遗嘱人的意愿,当然不具有法律效力。《民法典》明确规定了这一点,确保遗嘱的真实性和合法性。 另外,遗嘱被篡改的,篡改的内容无效。如果遗嘱在订立后被他人擅自修改,那么被篡改的部分不能代表遗嘱人的真实意思,所以这部分内容不具有法律效力,而未被篡改的部分如果符合法律规定,仍然是有效的。 最后,遗嘱处分了属于国家、集体或他人所有的财产,该部分内容无效。遗嘱人只能处分自己合法所有的财产,如果遗嘱涉及处分了不属于自己的财产,比如将夫妻共同财产中属于配偶的那部分财产进行了处分,那么这部分关于他人财产的处分内容是无效的。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