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保种类分哪几种,报销比例如何?


医保主要分为两大类,分别是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和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 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是为城镇就业人员提供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它由用人单位和职工共同缴纳保险费用。缴纳的费用一部分进入统筹账户,一部分计入个人账户。个人账户里的钱可以用于支付在定点医疗机构就医的门诊费用、在定点零售药店购药的费用等。统筹账户则用于支付住院费用、门诊慢性病费用等大额医疗费用。根据《社会保险法》第二十三条规定,职工应当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由用人单位和职工按照国家规定共同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职工医保的报销比例通常较高,一般在70% - 95%左右。具体报销比例会因地区、医院级别等因素而有所不同。例如,在一些地区,在一级医院就医,报销比例可能达到90%以上;而在三级医院就医,报销比例可能在80%左右。 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是整合了原有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两项制度而建立的。它主要面向没有参加城镇职工医疗保险的城乡居民,包括农村居民、城镇非从业居民等。参保人按照规定缴纳费用,政府也会给予一定的补贴。费用全部进入统筹账户,用于支付参保人的医疗费用。依据《国务院关于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意见》,城乡居民医保的报销比例相对职工医保会低一些,一般在50% - 80%之间。不同地区、不同费用段的报销比例存在差异。比如,在某些地区,住院费用在一定额度以下的,报销比例可能是50%;超过该额度的部分,报销比例会提高到70%或更高。 除了这两种基本医保外,还有一些补充性的医疗保险,如大额医疗救助、公务员医疗补助等。大额医疗救助主要是为了解决参保人员超过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最高支付限额以上的医疗费用。公务员医疗补助是为公务员提供的一种补充性医疗保障。这些补充医保可以在基本医保报销的基础上,进一步减轻参保人的医疗负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