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资拖欠超过3个月赔偿如何计算?


当遭遇工资拖欠超过3个月的情况,劳动者有权获得相应赔偿。下面为您详细解释赔偿的计算方式以及相关法律依据。 首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五条规定,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支付劳动报酬、加班费或者经济补偿;劳动报酬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应当支付其差额部分;逾期不支付的,责令用人单位按应付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标准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一)未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或者国家规定及时足额支付劳动者劳动报酬的。 也就是说,如果用人单位拖欠工资,劳动者可以先向劳动行政部门投诉,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用人单位限期支付工资。若用人单位在限期内仍未支付,就需要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 赔偿的计算分两步。第一步是确定用人单位拖欠的工资数额。这部分数额根据您与用人单位签订的劳动合同约定的工资标准,结合拖欠工资的时长来计算。例如,您每月工资是5000元,被拖欠了3个月,那么拖欠工资数额就是5000×3 = 15000元。 第二步是计算加付赔偿金。加付赔偿金的标准是应付金额(即拖欠的工资数额)的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具体比例由劳动行政部门根据用人单位的违法情节等因素来确定。假设劳动行政部门确定加付赔偿金的比例为百分之八十,那么加付赔偿金就是15000×80% = 12000元。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您总共可以获得的赔偿就是拖欠工资15000元加上加付赔偿金12000元,共计27000元。 需要注意的是,劳动者要先通过劳动行政部门责令用人单位限期支付工资这一前置程序,用人单位逾期不支付的,才可以主张加付赔偿金。此外,劳动者也可以通过劳动仲裁、诉讼等法律途径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在维权过程中,要注意收集相关证据,如劳动合同、工资条、考勤记录等,以便更好地证明自己的主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