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法定减轻情节和酌定减轻情节是什么?

我在涉及法律事务时,听说有法定减轻情节和酌定减轻情节,但不太明白这两个概念。想知道它们具体指什么,在实际法律判决中是怎么发挥作用的,以及两者之间有什么区别。
展开 view-more
  • #减轻情节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法定减轻情节和酌定减轻情节都是在司法量刑过程中,对犯罪嫌疑人量刑轻重产生影响的重要因素。下面我们来分别介绍一下这两个概念。 法定减轻情节是由法律明确规定的,可以对犯罪分子从轻或者减轻处罚的情节。这些情节是被法律条文所确定下来的,法官在量刑时必须予以考虑。比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犯罪,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有立功表现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有重大立功表现的,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这些都属于法定减轻情节。 酌定减轻情节则是指法律没有明确规定,但在司法实践中,法官根据具体案件的实际情况,酌情考虑可以从轻、减轻处罚的情节。这些情节虽然没有法律条文的直接规定,但在司法实践中被广泛认可和运用。常见的酌定减轻情节包括犯罪动机、犯罪手段、犯罪的时间和地点、犯罪造成的损害结果、犯罪后的态度等。例如,犯罪嫌疑人犯罪后积极赔偿被害人的损失、真诚悔罪、取得被害人谅解等,都可能被法官作为酌定减轻情节予以考虑。 法定减轻情节和酌定减轻情节在司法量刑中都具有重要意义。法定减轻情节是法律的硬性规定,法官必须严格依照法律执行;而酌定减轻情节则赋予了法官一定的自由裁量权,法官可以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进行综合判断。两者相互配合,共同实现司法的公正和公平。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