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经核定的准备金支出指的是什么?
我在处理公司财务税务相关事务时,看到了‘未经核定的准备金支出’这个词,但不太理解它具体的含义。在税务申报等工作中,这个概念又很关键,所以想弄清楚它到底指的是什么,以及会对公司产生哪些影响。
展开


未经核定的准备金支出,简单来说,就是企业自己提取的、没有经过税务机关等相关部门认可的准备金所产生的支出。准备金是企业为了应对未来可能发生的风险或损失,预先提取的一部分资金。 从法律规定角度来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第十条规定,未经核定的准备金支出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不得扣除。这里的‘未经核定’,是指不符合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规定的各项资产减值准备、风险准备等准备金支出。也就是说,企业不能随意提取准备金并在税前扣除相应支出。比如企业自行对一些可能收不回来的应收账款提取了坏账准备金,但没有按照规定程序和标准经过税务机关等部门的核定,那么这部分准备金支出在计算企业所得税时就不能从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 企业之所以要关注未经核定的准备金支出,是因为这会直接影响到企业的应纳税所得额和实际缴纳的企业所得税金额。如果企业错误地将未经核定的准备金支出在税前扣除,可能会导致少缴纳企业所得税,这就违反了税法规定,可能会面临税务机关的处罚,包括补缴税款、加收滞纳金等。所以企业在提取准备金和进行税务处理时,一定要严格按照相关规定执行,确保准备金支出经过核定,避免不必要的税务风险。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