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不可以对哪些情形提起行政诉讼?
我最近和行政机关有点纠纷,想通过行政诉讼解决,但不清楚哪些情况能起诉,哪些不能。我想知道公民不可以对哪些情形提起行政诉讼,希望能有个清晰的了解,避免走弯路。
展开


行政诉讼是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和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活动。但并不是所有与行政机关相关的情形都能提起行政诉讼。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十三条规定,人民法院不受理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下列事项提起的诉讼:首先是国防、外交等国家行为。国家行为主要是基于国家主权的运用,例如宣战、媾和、宣布紧急状态等,这些行为具有高度的政治性和国家整体性,通常由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或行政机关决定,一般不适合通过行政诉讼的方式来进行审查和裁判。 其次是行政法规、规章或者行政机关制定、发布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决定、命令。这些抽象行政行为是针对不特定对象发布的,具有普遍适用性和反复适用性,如果公民对其有异议,不能直接提起行政诉讼,而是可以通过其他法定途径,比如向制定机关提出审查建议等方式来解决。 再者是行政机关对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奖惩、任免等决定。这类行为属于行政机关的内部人事管理行为,主要涉及行政机关内部的组织、管理和监督,其目的是为了保证行政机关的正常运转和工作效率。对于此类行为,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如果有异议,可以通过内部申诉等途径来解决。 最后是法律规定由行政机关最终裁决的行政行为。这里的“法律”是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通过的规范性文件。一旦法律规定某类行政行为由行政机关最终裁决,那么公民就不能再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这是为了保障某些行政领域的专业性、效率性和权威性,避免行政争议的无限循环。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