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意诉讼构成什么罪?
恶意诉讼是指当事人出于非法的动机和目的,利用法律赋予的诉讼权利,以合法的形式进行不正当的诉讼行为,意图使他人遭受损害或获取非法利益。
在我国,恶意诉讼可能涉及不同的罪名,下面为你详细介绍:
首先是虚假诉讼罪。《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零七条之一规定,以捏造的事实提起民事诉讼,妨害司法秩序或者严重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这里所说的“捏造事实”,是指凭空编造根本不存在的事实或者对真实的事实进行歪曲、篡改。比如,甲为了让乙偿还根本不存在的债务,伪造借条向法院提起诉讼,这就可能构成虚假诉讼罪。
其次是诈骗罪。如果恶意诉讼人通过虚假的诉讼行为,骗取法院的裁判文书,进而非法占有他人财物,就可能构成诈骗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例如,丙通过伪造合同等手段提起诉讼,骗取丁的财产,达到一定数额 ,就会以诈骗罪论处。
此外,如果恶意诉讼人在诉讼过程中,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对证人进行威胁、贿买等,阻止证人作证或者指使他人作伪证,还可能构成妨害作证罪。《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零七条规定,以暴力、威胁、贿买等方法阻止证人作证或者指使他人作伪证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当遇到恶意诉讼时,被侵权人要注意收集相关证据,及时向法院提出抗辩,并可以向司法机关反映情况,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相关问题
为您推荐20个最新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