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十五条规定了什么?
我想了解一下《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十五条的具体内容。我最近在关注一些法律知识,对刑事案件的管辖方面比较感兴趣,想知道这一条是怎么规定的,能给我生活中的一些案例判断提供依据。
展开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十五条规定的是刑事案件的地域管辖原则。地域管辖简单来说,就是确定某个刑事案件应该由哪个地方的法院来进行审判。该条规定,刑事案件由犯罪地的人民法院管辖。如果由被告人居住地的人民法院审判更为适宜的,可以由被告人居住地的人民法院管辖。这里所说的“犯罪地”,它包括犯罪行为发生地和犯罪结果发生地。比如说,在一个诈骗案件中,骗子在A地实施诈骗行为,而被害人在B地遭受了财产损失,那么A地和B地都可以算作犯罪地,这两个地方的法院都有管辖权来审理这个诈骗案件。而“被告人居住地”,通常指的是被告人的户籍所在地,如果被告人经常居住在别的地方,那么经常居住地也可以视为居住地。法律这样规定的意义在于,让犯罪地的法院来审判刑事案件,更有利于收集证据、查明案件事实,也方便诉讼参与人参加诉讼。而规定被告人居住地法院在更为适宜的情况下也能管辖,是考虑到一些特殊情况,比如案件在被告人居住地有重大影响等。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十五条:“刑事案件由犯罪地的人民法院管辖。如果由被告人居住地的人民法院审判更为适宜的,可以由被告人居住地的人民法院管辖。”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