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优先保护民事主体的什么?
我在学习民法的过程中,不太明白民法在众多权益中,会优先保护民事主体的哪些方面。是财产权益,还是人身权益,或者有其他的内容呢?希望能得到专业的解答。
展开


民法优先保护民事主体的合法权益,这是民法的核心宗旨之一。合法权益涵盖了多个方面,主要包括人身权益和财产权益。 人身权益是民事主体最基本的权益,它关系到人的生存和发展。比如生命权、健康权、姓名权、名誉权、肖像权等都属于人身权益。这些权利是与生俱来的,与民事主体的人身紧密相连,是不可侵犯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九百九十条规定,人格权是民事主体享有的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姓名权、名称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隐私权等权利。该条款明确了人身权益的范围,体现了对民事主体人身权益的重视和保护。 财产权益也是民法保护的重点。财产权益包括物权、债权、知识产权等。物权是指权利人依法对特定的物享有直接支配和排他的权利,比如房屋所有权、车辆所有权等。债权则是因合同、侵权行为、无因管理、不当得利以及法律的其他规定,权利人请求特定义务人为或者不为一定行为的权利。知识产权是人们对其智力劳动成果所享有的法定权利,如著作权、专利权、商标权等。《民法典》在物权编、合同编、侵权责任编等部分对财产权益的保护作出了详细规定,以保障民事主体的财产安全和交易的顺利进行。 在实际生活中,当人身权益和财产权益发生冲突时,一般情况下,民法会优先保护人身权益。因为人身权益是民事主体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具有更高的价值和地位。例如,在侵权责任的承担上,如果既侵犯了他人的人身权益,又造成了财产损失,侵权人首先要对人身损害进行赔偿,然后再对财产损失进行赔偿。总之,民法通过一系列的制度和规则,全面、优先地保护民事主体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和经济秩序。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