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决书生效是什么意思?
我收到了法院的判决书,但不太明白判决书生效具体是什么含义。是拿到手就算生效了,还是有其他的条件和时间要求呢?我想知道这生效到底意味着什么,会对我产生哪些影响。
展开


判决书生效指的是法院作出的判决书在符合法律规定的条件和程序后,产生了具有法律效力的状态。一旦判决书生效,就意味着它具有了强制执行力,当事人必须按照判决书的内容履行相应的义务。 从时间角度来看,不同类型的判决,生效时间有所不同。对于一审民事判决,如果当事人在收到判决书之日起15日内未提起上诉,那么该判决书在15日期满后就会生效。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一条规定,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的,有权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也就是说,在这15天的上诉期内,判决尚未生效,处于不确定状态。 对于二审民事判决,由于我国实行两审终审制,二审判决是终审判决,一经作出即生效。《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规定,第二审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是终审的判决、裁定。这意味着二审判决作出后,立即产生法律效力,当事人不能再上诉。 刑事判决方面,一审判决在上诉、抗诉期满后生效。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规定,不服判决的上诉和抗诉的期限为十日,从接到判决书的第二日起算。如果在这十日内没有上诉或抗诉,判决就生效。二审刑事判决同样是终审判决,宣判后立即生效。 判决书生效后,具有多方面的法律效力。对于当事人来说,必须履行判决书中确定的义务,如果不履行,对方当事人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法院有权采取多种措施,比如查询、冻结、划拨被执行人的存款,查封、扣押、拍卖被执行人的财产等。同时,生效判决具有既判力,即对于已经生效判决所确定的事实和法律关系,当事人不能再就同一事项向法院重新起诉,法院也不会重复审理。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